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详细内容详细内容 County news content
详细内容
  • 2012/11/2西宁市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西宁三县发展方略敲定
  •  

                       西宁市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西宁三县发展方略敲定
                                         文章来源:西海都市报  更新时间:2012-11-28
      青海新闻网讯 县域经济是西宁市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湟中县、湟源县三个县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同步发展,提高三县的要素聚集能力,实现城镇化水平新提升和县域经济整体新跨越,西宁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于11月27日西宁市召开的政府常务会上通过。《意见》围绕工业、农业现代化、服务业、城镇体系化建设等四个方面,结合三县的优势,制定符合三县的发展方略。并在建立强有力的领导协商机构、加大对县域空间规划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加大城乡重大基础设施的集中建设力度、增强金融机构支持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争取增加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用地、统一规划整体开发新区、组建和健全县域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引导西宁市区土地集约利用率较低的产业向三县转移、完善招商引资项目事前准入审核制度、支持组建融资市场主体、加强三县人力资源开发等十一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三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大通

      工业:调整工业结构,提升发展全省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将突出抓好电解铝压延加工、精细化工、新型建材、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仓储物流等重点行业,努力建成省内新型工业化重点示范县。

      农业现代化:以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依托,建成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给基地,区域布局以县郊发展现代奶业、休闲观光农业,川水地发展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业,浅脑山地区发展特色生态种植业和草畜业,着力提升双新公路沿线农业园区规模和效益,将双新公路沿线建成现代农业聚集的示范带。完善和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大通模式”,走出一条高原地区、民族地区、高寒地区、欠发达地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服务业:发展宜居、宜业、宜游、宜人的城市服务业,成为向北辐射的商贸物流集散地。城镇建设:立足于卫星城市的定位,大力推进县级城市规划建设,以县府桥头镇和黄家寨、石山乡、朔北藏族乡为城市发展区域,以东峡、城关、长宁为重点城镇,发展塔尔镇、多林、新庄等小城镇,形成南部城市综合区、中部现代农业区、东部旅游服务区、北部生态涵养区的四大发展区域。

      湟源

      工业:引进和聚集产业要素,促进产业结构向绿色发展转型。在促进载能工业节能减排的基础上,推动大华产业园产业多向发展,引导铁合金行业提升改造,引进有色金属、绿色食品、新型建材等高附加值产业。

      农业现代化:加快建成全省农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县。充分利用发展草业的潜力优势,在日月藏族乡、和平乡、寺寨乡等乡建设优质草业基地,发展现代畜牧业,规划建设湟源现代农业示范园。

      服务业:打造全省文化旅游名县,成为向西辐射藏区通衢重地。利用“海藏咽喉”的区位优势,发展面向藏区的服务业和进出藏区的旅游业,以铁道、国道交会点为依托,规划建设湟源物流园,大力发展服务藏区的商贸流通业和现代物流业,力争形成西宁市最大、在省内具有影响力的畜产品集贸中心。城镇建设:大力建设拱卫城市、辐射藏区的城镇体系,加快建成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县。以县府城关镇、大华镇和申中乡集镇为城市发展区域,以巴燕乡、和平乡、日月藏族乡为县域发展两翼,形成湟水河谷城市综合区、北部生态保护区、西南部旅游畜牧区、西北部农牧业区的四大发展区域。

      湟中

      工业:搭建西宁市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基地,努力建成全省工业强县。将大力发展与甘河工业园区、南川工业园区配套的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推动县属地方工业发展壮大。

      农业现代化:建设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县,建成全省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供应基地,形成轻工业产业链的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

      服务业:努力建成国内文明的特色文化旅游大县,成为向青南地区辐射的物流客流中转地。城镇建设:整体开发多巴新区,加快形成环围西宁市区的扇形城镇体系。以多巴为中心城区,鲁沙尔镇为次中心,以上新庄、西堡、拦隆口、李家山为重点城镇,发展田家寨、甘河滩、共和、上五庄、海子沟乡等小城镇,环围西宁市区地带形成多巴-甘河-鲁沙尔-南川的扇形城市发展区,中间地带形成现代农业区,南北外围形成生态保护区的三大发展区域。(作者:吴亚春)

上一篇:   云南县域经济发展需因县施策
下一篇:    蒋定之: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为县域经济奠定产业基础